有讀者問到我自己的操作是不是很頻繁在進出?
我覺得因為我在Podcast裡面算是會比較直接講我對市場目前的看法,也會跟大家分享近期不同產業強弱的變化,包括我自己對某些產業或公司的股價變化,會給出比較具體的走勢判斷,如果有讀者問我我也是會以自己的經驗回答。
但是Podcast主要是分享整體盤勢的想法,以及我自己多年經驗判斷當下的市場走勢,每個人的操作風格不同,偏好的資產屬性不一樣,在配置上就會有差異。
所以大方向是這樣,我自己持股的轉換率其實並不大,除了指數部位之外,我之前分享航空郵輪的部位也還是持有,近期航空郵輪的股價走勢有在增強,所以放著我覺得沒差,再來就是成長股中較具規模優勢的公司,之前在年線附近時都有加碼,這些也是不太需要擔心,有一個重點是我的持股不是買了就不賣,而是會因應盤勢調節,之前有提過在漲多獲利到一定比例時先賣部分,保留母單後再加碼,彈性做調整。最後就是高速成長股的短期部位,如果一兩周內獲利達三十%以上,我也是會先賣,看情況再買,我要講的就是在極短時間內飆漲的狀況在美股會發生,且不少,但是怎麼上去怎麼下來的情況也不少,把握住該賺的錢就對了。
講了很多,短線操作很多人會覺得這是在預測,但是預測的前提是你對盤勢的掌握與敏感度,你對自己擁有的資料有多少把握,以及對整個大格局的規劃,而不是單純的丟硬幣策略而已。另外我覺得情緒也是很重要,因為沒有人會想要在股價大漲時賣出股票,在大跌的時候買進,這邊應該改一下,應該是在大跌後,發現趨勢反轉的跡象後做出該做的事情。
在最近剛好讀了一本書我覺得很有趣,書名是《也許你該跟未來學家談談》,覺得套用在投資上也很適合,在對盤勢的看法沒有太大改變的情況下,跟大家介紹這本好書,也希望提供給大家一些思考方向。
連結放留言